2020-12-23
2018-10-16
2018-08-03
2018-08-03
李德道花鸟作品雅赏
1
款识:戊戌仲夏,清风;德道写
钤印:李(朱) 德道之印(白)禅心(朱)
形质:镜片
画中,画家以简练潇洒的线条绘出枝叶舒展自如的竹,表现其傲骨铮铮,铁血柔情;一奇石立于竹枝后,形态奇特巧妙。此作线条自然流畅,用墨干湿有别,浓淡相间,疏朗的竹枝,更能体现出内在的君子之风。
竹在中国的文化中,是有骨气、有气节、坚贞的象征,历代多少仁人志士常赞美竹、咏竹、画竹、写竹,它们有着虚心亮节、潇洒挺拔的君子风度,又有节节高升的志气,世人常用竹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以竹的品质作为自己品格的发展方向。“竹”与“祝”谐音,有美好祝福的寓意。
2
款识:戊戌,德道
钤印:李(朱) 德道之印(白)禅心(朱)
形质:镜片
画中绘一生长于池水中的莲蓬高耸,弯腰对着池水,几片荷瓣飘落,引来水中鱼儿追逐嬉戏,全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画作构图简洁,空疏而耐人寻味,画家选择以莲蓬入画,不但清雅高洁,还有多子的寓意。整幅画面淡雅空灵,十分富于生活情趣。
3
款识:戊戌仲夏;德道写
钤印:李(朱) 德道之印(白)禅心(朱)
形质:镜片
岭南佳果“荔枝”,成熟的果实像丹砂一样红润。荔枝挂果,一树红艳,象征红红火火的生活,又寓意大吉大利。
画作以劲健的用笔绘一荔枝干,枝干上挂有几颗鲜红的荔枝,其后一石以枯笔勾出,加横皴点苔,笔法写意,尽显挺拔之姿。此作中,荔枝之妍艳与秀石之清冷沉郁形成对照,全画色彩上浓淡、深浅的变化,在空间上产生一种幽淡的意境,使画面在艳丽中又趋向沉静、稳重,赏来令人回味不尽。
4
款识:戊戌仲夏;德道写
钤印:李(朱) 德道之印(白)禅心(朱)
形质:镜片
世上本无墨竹,亦无朱竹。但墨竹朱竹却存在于中国文人画中。朱砂画的红竹,亮丽而不燥气,沉稳而不轻浮,既热烈又高雅,通过红色的贵气和大气,展现了竹子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民族特性。
图上,几枝朱竹飘摇,朱砂的热烈与竹子的飘逸洒脱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在竹下,两只小鸡羽毛绒绒,天真活泼,富有稚气,其中一只与一小虫相对,引人遐想,真是生趣盎然!全画布景简洁,设色雅淡。墨色富有层次,别具一格。
5
款识:戊戌端午;德道写
钤印:李(朱) 德道之印(白)禅心(朱)
形质:镜片
此作绘于端午节期间,粽子是端午的应节食品,“粽子”谐音“众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子的风俗,寓意人丁兴旺。“粽”又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此外,“粽”和“宗”音近,端午节吃粽子有“光宗耀祖”之意,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粽子。
画中绘几个饱满的粽子,几枝火红的荔枝,用色对比鲜明而和谐。粽子用色淡雅,描绘笔触灵活,荔枝则以润泽的红色绘出,色彩浓淡过渡自然,表现出水果的甘甜可口。
6
款识:荷韵,丁酉;德道写;邕城并记之
钤印:李(朱) 德道之印(白) 禅心(朱)
形质:镜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花,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而且一直以来是高洁、淡雅、君子之风的象征。因此我国的国画荷花作品也多表达了某种人格寓意,重在传达其内在精神、气韵。
画中荷花以墨线勾勒,高洁优美,用玲珑剔透之墨绘大片荷叶,衬托出花朵的淡雅婀娜,池中游动的鱼儿,为画面增添不少生机。画作主题突出,注重造境,善于以景衬物,情景交融,整幅画面充满了温馨和谐之美。
荷花寓意和和美美;而“鱼”谐音“余”,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有“如鱼得水”的意义,寓意工作和生活长久如意,幸福美满!家居中选择悬挂一幅,既能愉悦身心,又有很好的吉祥祝福之意。
7
22